在中國—中亞峰會的貴賓舉行歡迎宴會上,有幾款軟飲石榴汁,它們的原材料——石榴均產自陜西。那么,陜西省石榴主產區有哪些呢?
包括西安市臨潼區、灞橋區,主要分布于海拔400~500m的東起新豐驪懷、西至石榴溝,長約15km驪山北麓的淺山地區,目前栽培面積8萬畝。
主要傳統品種有天紅蛋、大紅甜、凈皮甜、三白甜、魯峪蛋、大紅酸等,引進品種有突尼斯軟籽、泰山紅等,選育品種有以“臨選14號”“臨選8號”為代表的臨選系列。
以“臨研96號”為代表的臨研系列以及最新選育的半軟籽優良品種鐵爐紅、臨潼星等。
御石榴在陜西省咸陽市乾縣、禮泉縣已有上千年栽植歷史,可以追溯到唐貞觀、開元年間。
御石榴主要分布于乾縣、禮泉縣、三原縣海拔600~800 m的中部殘塬區,目前栽培面積近3萬畝,其中以禮泉昭陵鄉栽植面積為最大。
該產區由于海拔高、光照時間長,果實品質極優,適宜發展酸、甜石榴品種。
禮泉御石榴產區栽種品種除了著名的“御石榴”外,還有陜西大籽、新疆大籽、臨選十四、泰山紅、黑籽石榴等品種。
包括潼關、臨渭區、華陰、富平等區縣,是陜西石榴的新產區。近年來,以軟籽石榴為主,在潼關縣發展面積達2.8萬畝,有望成為陜西的軟籽石榴主產區。
潼關縣經過專家認證,確定縣前中塬地區為軟籽石榴適生區,前中塬坡點向陽地為優生區。規劃近年建成5萬畝軟籽石榴基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