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在蟹種培育過程中,普遍存在蟹種出池規格偏大,性成熟比例過多的問題,從而給蟹種越冬帶來困難,造成第二年開春大批蟹種死亡。
那么河蟹性早熟怎么辦呢?今天我們就談談蟹種早熟的成因及防治措施,供參考。
筆者根據多年生產實踐,蟹種性早熟的原因主要是:積溫過高、營養過剩、水質過濃:
1、有效積溫增加,促使性腺發育加快,再加上培育蟹種一般在夏秋高溫季節,水溫一直較高,從而加速了蟹種的生長和性腺發育。
2、特別是動物性餌料過多,再加上培育池中天然餌料比較豐富,使生性貪食的河蟹一方面加快了生長,另一方面促進了性早熟。
3、水質過濃。養殖水體控制不當,再加上塑料大棚的強化培育,使蟹種出池規格偏大,性早熟比例多。
如前所述,蟹種早熟常給蟹種越冬帶來困難,造成不應有的損失。因此,要采取以下對策。
①推遲放苗。適宜的放苗時間為5月中下旬,既不影響幼蟹生長,又能減少溫度積累,從而有效控制蟹種性早熟。
②加深水位。高溫季節保持池水深度1.2-1.5米,有利于降低水溫、減少積溫。
③增設水生植物。除種植水草外,還應設置水花生帶,能有效降低水溫。
①適當加大大眼幼體的放養密度。一般每畝放養0.5-0.75千克。
②采取“前促、中控、后補”的飼料投喂方法。即五期幼蟹以前階段,投喂粗蛋白38%-40%的高營養飼料。中期投喂粗蛋白25%-28%的植物性飼料,適當搭配浮萍、伊樂藻等水生植物。后期(霜降以后)補投蛋白含量38%左右的顆粒飼料,以積累營養越冬。整個培育階段飼料投喂應做到投足投均,方可提高蟹種成活率,降低性早熟比例。
一是注換新水,二是施用生石灰,三是施用光合細菌、em原露等微生物制劑。方法同前所述。但應適當控制加水次數,因注水會促進幼蟹蛻殼,除前期需勤加水,促進生長外,中后期要減少加水頻率,可采取先排水,一次加足的辦法。